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打造宜居新家园共绘幸福新生活——甘肃省2024年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硕果“落地生花”—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网站公告:
米乐M6致力成为客户搬家过程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打造宜居新家园共绘幸福新生活——甘肃省2024年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硕果“落地生花”
添加时间:2025-01-01 18:55:13

  在2023年6月至12月进行的陇南市礼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中,礼县固城镇西山村被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为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提升群众住房安全水平,2024年,礼县启动实施西山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对该村29户96人全部进行了避险搬迁。

  如今,走进陇南市礼县固城镇西山村的新安置点,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绵延伸展,宽阔热闹的文化广场洋溢着欢声笑语,精致温馨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这些曾经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如今在新家园开启了新生活。

  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的有力推进。村民老李感慨地说:“以前,一到下雨天,我们就提心吊胆,生怕泥石流米乐 登录入口会冲垮家园。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建起了新家,安全又舒适,再也不用担心地质灾害的威胁了。”

  西山村的故事,只是甘肃省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甘肃省持续以“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能融入”为目标,全力推进生态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截至12月20日,已搬迁安置30144户,占年度计划的150.72%,超额完成了为民实事的2万户任务。

  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既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自2022年我省启动实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生态及地灾搬迁作为“纾民困、解民忧”的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发展工程,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系统谋划。

  省领导小组先后在临夏、天水、酒泉等地筹办省领导小组会议暨工作推进会议,分解任务,督促落实;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推进工作,推动任务落实;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逐项研究落实工作要求一项项悉心的安排部署,为搬迁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搬迁工作有序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我省始终聚焦重点环节,对标对表落实各项任务。从精准认定对象到加快协议签订,从推进房屋建设到督促旧房拆除,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搬迁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在精准认定对象方面,我省督促市县加强政策宣传,做细群众工作,精准摸排搬迁对象。同时,会同多个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常态化开展线上认定,让认定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截至12月20日,已完成搬迁对象三级认定65119户,认定米乐 登录入口率325.60%。

  资金是搬迁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省积极协调配合,落实补助资金。截至目前,累计协调落实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8.29亿元,其中2024年预拨补助资金30亿元已全部下达相关市县。

  此外,我省还指导市县推行有贷款意愿搬迁群众每户5万元贴息贷款全覆盖,减轻群众负担。2024年发放贷款6.72亿元,让搬迁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为了确保搬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省持续督导核查,促进提质增效。同时,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利用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平台和无人机数据采集终端综合调度系统对安置点进行无人机航拍核查,及时掌握建设进展。

  在搬迁工作中,我省不仅注重搬迁速度和质量,还注重安置点的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各地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要求科学精准选址,并立足多样地貌、资源禀赋、风俗习惯设计确定建筑风貌、住房户型。2024年新建扩建集中安置点352个,累计建设集中安置点675个。

  同时,注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配套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村卫生室、养老服务设施等,基本实现了搬迁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就近就学、便利就医”的愿望。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让搬迁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便利。

  为做好搬迁安置的“后半篇”文章,我省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推广以工代赈、设置公益岗位等,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多措并举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因势利导培育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初级产品加工等产业,努力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确保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2024年,我省整合扶持产业项目资金8.68亿元,扶持产业项目87个。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为搬迁群众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搬迁工作中,我省还注重党建引领和群众融入。通过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民俗文化、生产生活互助等活动,引导群众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同时,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包抓、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从精准认定对象到签订搬迁协议,从推进房屋建设到完善配套设施,从落实补助资金到促进就业增收随着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一个个搬迁项目的开花结果,“忧居”变“优居”,数万户从地质灾害威胁区搬到新家的村民,在新的家园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爱心筑梦 铺就残疾人幸福之路——甘肃省“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建设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项目交出暖心答卷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黄河之波润沃土——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建成投用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情暖“半边天” 筛查护健康——甘肃省全面完成20万名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任务

  【2024年为民实事系列报道】民生水利润民生——2024年甘肃省为民实事水利惠民工程建设综述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